落葉松幼苗常見病害防治方法
落葉松幼苗病主要是立枯病,是幼苗出土后常見的病害,一般發生在五六月,持續時間長。癥狀分為猝倒型和根腐型。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落葉松幼苗常見病害防治方法。
猝倒型特征為:落葉松幼苗地表根莖呈輪狀腐爛,幼苗倒伏枯萎。
根腐病的特點是:苗根腐爛,莖葉枯黃。有的種子幼芽在土壤受害者腐爛,受害者幼苗周圍的土壤呈輪狀菌絲體。
具體的防治方法有:
1.種子消毒法。種子催芽處理埋藏前用賽力散拌種子50千克種子加0.25賽力散,攪拌均勻后,用麻袋蓋緊,放置一夜后,再進行催芽處理。也可以用硫酸銅水浸泡,施用比例為50配以千克種子0.5千克硫酸銅。
2.土壤消毒法。將五氯硝基苯沙前,將五氯硝基苯攪拌到沙子中,然后均勻撒在苗床上。每公頃施用量18.75千克—22.5千克。
3.噴藥防治法。波爾多液是防治落葉松幼苗病害效果較好的常用藥,不論發病與否,均應施用。幼苗出土除草后立即噴灑,然后每隔一次7—10天再噴灑1二、連續噴灑4—5次。藥液濃度一般為1%—2%,濃度先低—以后噴灑次數增加濃度可以更高。波爾多液要即配即用,不可存放時間過長,雨天或苗木莖葉有水時不宜施用,以免降低藥效。
五賽合劑(五氯硝基苯和賽力散3:1的比例,再加200倍的水配制)、五代合劑(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鋅3:1的比例,加200倍的水配制)、代森特(配成1000倍溶液)以及0.5明礬液等,對防治落葉松立枯病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