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雖然在自然界的生命周期較長,但園林苗木的生命隨時都在受到蟲害的傷害,只是由于沒有形成災害,利用自然的平衡生長著,如果一旦出現蟲害災害,就會使其失去生命,造成巨大的損失。
(圖為害蟲危害樹木狀況)
針對苗木在生長中常見蟲害原因及防治方法問題,探討樹木為什么會出現蟲害,如對蟲害的防治要堅持預先調查、樹苗選擇和嚴格監測。從這一角度加強農場綠化的管理工作,尤其要注意加強樹木在生長周期中,對蟲害的防治方法,保證綠化樹木的健康成長。有利于保護環境,提高人民的身體健康。
(圖為害蟲危害樹木)
樹木為什么會出現病蟲害
在自然界中出現害蟲可以導致樹木的死忙,幾千年來,人類都在與這些害蟲斗爭,但是樹木的害蟲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如旱、澇的異常,都可能出現蟲害。
發生蟲害的原因有多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可能出現不同的蟲害,但同一種蟲害卻常發生在同一樹種群,對于樹種單一的樹木,他對蟲害的抵抗能力就會低,就可能導致蟲害的盛行。在氣候異常季節,病蟲就容易滋生,會對林業的發展帶來損失。
如何發現常見病蟲害和防治方法呢,其實只要適時地進行檢查,發現園林植物蟲害,并及時采取防治措施,是控制或減少損失的關鍵,可采用以下幾種檢查方式。
食葉害蟲、蛀食害蟲在危害植物時都要排糞便,如槐尺蠖、刺蛾、側柏毒蛾等食葉害蟲在吃葉子是排出一粒粒蟲糞。通過檢查樹下地面上有無蟲糞就能知道樹上是否有蟲子。一般情況下,蟲糞粒小則蟲體小,蟲糞粒大說明蟲體較大;蟲糞粒數量少,蟲子量少,蟲糞粒多,蟲子量多。
(圖為害蟲蟲孔)
蛀食害蟲,如光肩星天牛、木蠹蛾等危害樹木時,向樹體外排出糞屑,并掛在樹木被害處或落在樹下,很容易發現。通過檢查樹木有無蟲糞或蟲孔,可以發現有無害蟲。蟲孔與蟲糞多少能說明樹上發生的蟲量多少。
刺吸害蟲在危害樹木的排泄物不是固體物而是呈液體物而是呈液體狀,如蚜蟲、介殼蟲、斑衣借蟬等在危害樹木時排出大量“蟲尿”落在地面或樹木枝干、葉面上,甚至灑在停在樹下的車上,像灑了廢機油一樣。通過檢查地面、樹葉、枝干上有無廢機油樣的污染物可以及時發現樹上有無刺吸害蟲。
一般情況下,害蟲危害園林植物,就會出現被害狀。如事業害蟲危害植物,受害葉就會出現被啃或被吃等癥狀;刺吸害蟲會引起受害葉卷曲或小枝枯死,或部分枝葉發黃、生長不良等情況;蛀食害蟲危害,被害處以上枝葉很快呈現生長萎蔫或葉片形成鮮明對比;同樣,地下害蟲危害植物后,其植株地上也有明顯表現。只要勤觀察,勤檢查就會很快發現害蟲的危害。
有很多園林害蟲在產卵時有明顯的特征,抓住這些就能及時發現并消滅害蟲。如天幕毛毛蟲將卵環狀產在小枝上,冬季非常容易看到;又如斑衣借蟬的卵塊、舞毒蛾的卵塊、楊扇舟蛾的卵塊、松蚜的卵粒等都是發現害蟲的重要依據。
拍枝葉是檢查松柏、側柏或龍柏樹上是否有紅蜘蛛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只要將枝葉在白紙上拍一拍,然后可看到白紙上是否有蜘蛛及數量多少。
抽樣調查是檢查害蟲的一種較科學的方法,工作量較大。通常是選擇有代表性的植株或地點進行細致調查。根據抽樣調查取得的數據確定防治措施。
病蟲害的防治是長年的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就會對樹木帶來毀滅性的傷害。因此要掌握樹木地區的病蟲害狀況。在病蟲害發生時才能做到及時防治,才能利用病蟲害防治的方法保護樹木,使病蟲害得到及時控制,使樹木為人類的綠色環境做出貢獻。